隨著科技的迅速發(fā)展,一些現(xiàn)代高科技方法被逐漸應用于植物提取物的質量控制及鑒定、鑒別工作中,促進了相關行業(yè)在安全、有效、質量可控等方面的健康發(fā)展。本文以茶葉提取物(包括其終端產品心腦健膠囊和心腦健片)和瑪咖提取物為例,將現(xiàn)代色譜技術應用于其中的指標成分的質量標準中,保證植物提取物質量的安全穩(wěn)定,為產品的廣泛應用打下堅實的基礎,并為相關植物提取物行業(yè)的健康持續(xù)發(fā)展提供研究思路和技術支持。除此之外,還探討了廣泛存在于多種植物提取物中的重要的活性成分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GCG)在擬生命體液中的熱力學性質,建立EGCG的熱力學性質與溶液組成間的關聯(lián),為更好地理解分子間的相互作用,開發(fā)更為有效的藥物及藥物載體提供新思路和理論依據。
本論文的主要內容如下:論文第一章為緒論部分,對當前國內外植物提取物行業(yè)的發(fā)展和研究趨勢進行了介紹,重點對我國以中草藥提取物為代表的植物提取物的相關質量標準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并強調應加強對植物提取物的質量標準方面的監(jiān)管,建立以藥典為主的質量標準方面的規(guī)范,綜述了現(xiàn)代技術尤其是現(xiàn)代色譜技術在植物提取物的質量標準方面的應用和發(fā)展,闡釋了植物提取物質量標準的三個關鍵技術,包括一測多評技術,特征/指紋圖譜技術和對照提取物技術,在此基礎上闡述了本論文的主要研究意義和研究內容。
論文第二,三,四章以目前已有的質量標準為基礎,主要介紹了茶葉提取物和以茶葉提取物為原料制成的終端產品心腦健膠囊,心腦健片的質量標準的提高。針對當前相關的質量標準在生產應用等方面的局限和不足之處,以現(xiàn)代色譜技術(主要包括薄層色譜技術、高效液相色譜技術、氣相色譜技術、色譜-質譜聯(lián)用技術等)為依托,通過對國內幾家主要的生產廠家(共計26批次)進行工藝調研和原料獲取,以茶葉提取物中8種特征成分和14種有機氯農藥殘留量為考核指標,對包括茶葉提取物,心腦健膠囊和心腦健片在制法工藝,薄層色譜鑒別,專屬性的特征/指紋圖譜鑒別,多指標含量測定,農殘和溶劑殘留等方面的檢查和標準進行了建立和提高,并對各種鑒別方法的耐用性,適用性和可行性進行了分析和探索,與此同時,對酸度,水分,熾灼殘渣,重金屬,砷鹽,乙酸乙酯溶劑殘留,咖啡因和沒食子酸等指標進行了限度檢查,首次對兒茶素單體在色譜柱中的穩(wěn)定性進行了探索,為茶葉提取物的廣泛應用提供技術保障,為相關植物提取物行業(yè)的質量控制和健康發(fā)展提供一種研究思路。
論文第五章鑒于植物提取物活性成分的多樣性與復雜性的特點,針對部分植物提取物在建立質量標準時,活性成分的標準品難以分離制備,或者制備成本較高,不穩(wěn)定,所需的標準品種類較多,檢測成本較高等而難以全面、高效地對植物提取物進行質量控制的問題,以茶葉提取物為例,以高效液相色譜技術為依托,提出了一測多評用于茶葉提取物質量控制的新模式。研究從一測多評方法的建立,耐用性,適用性,可行性,色譜峰準確定位等方面進行了探索。
中心復合設計和響應曲面設計的結果顯示在保證色譜分離度(R>1.5)的前提下,EGCG可以對茶葉提取物中的10種活性成分進行準確定位。Taguchi Design-靜態(tài)設計主要采用信噪比(P值和Delta值)和殘差圖為判別依據對一測多評方法在不同實驗室應用時,主要影響因素(不同實驗人,不同儀器和不同色譜柱)對結果的影響進行考察。直觀分析(極差R,方差分析(顯著性參數Sig.)和相關性分析(Pearson Correlation)等對所建立的一測多評的相對校正因子的穩(wěn)健性進行研究。采用一測多評法和傳統(tǒng)的外標法對26批次不同廠家,不同來源的茶葉提取物中的10種活性成分(共計26×10×2=520個含量結果)進行了對比,建立的線性回歸模型的結果(Sig.=0.000)表明兩種方法在質量控制中的應用結果差異不明顯。最后,采用聚類分析(歐氏距離)和判別分析(Fisher判別函數)對茶葉提取物的質量品質進行了評價和歸類分析。結果顯示僅使用一個對照品EGCG便可對多個成分進行同步測定,方法可靠實用,可以用于茶葉提取物質量標準方面的研究當中。
論文第六章基于目前有著“秘魯人參”之稱的瑪咖在國內外的廣泛應用,但是由于標準品難以分離制備等方面的原因,導致相關的質量標準缺失的現(xiàn)狀,主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技術(制備型和分析型)、薄層色譜技術、柱色譜技術、氣相色譜技術、色譜-質譜聯(lián)用技術等對藥食兩用植物瑪咖的質量標準的建立進行了研究。對瑪咖提取物中多種活性成分的提取分離純化的條件進行優(yōu)化,對比了溶劑提取,索氏提取和超聲輔助提取的優(yōu)劣,結果顯示采用較佳條件進行提取的瑪咖浸膏提取率約為50g(浸膏)/lkg(塊根,干重)。建立了等度洗脫和梯度洗脫兩種HPLC分析模式,結合對照提取物技術,采用三級制備色譜分離的方法對其中的特征成分瑪咖酰胺等8種脂溶性活性成分進行了分離制備,產率約為0.75g(8種特征成分的產率之和)/1kg(塊根,干重)。并對7種水溶性活性成分和8種脂溶性活性成分進行了表征和鑒別。嘗試對相關的提取制備分離技術進行工業(yè)化放大的研究(從5g瑪咖塊根的小試到1kg~5kg的瑪咖塊根放大)。初步建立了藥食兩用植物瑪咖的質量標準,期望可以規(guī)范瑪咖的應用市場,為瑪咖的深度加工和應用提供理論依據和參考。論文第七章對廣泛存在于多種植物提取物中的非常重要的活性成分表沒食子兒茶素沒食子酸酯(EGCG)的熱力學性質進行研究。EGCG等藥物分子進入人體后,最終在人體體液中發(fā)揮藥效。
本研究從分子水平上揭示EGCG在溶液中的相互作用機制,運用密度法和粘度法研究了不同溫度下,不同質量摩爾濃度的EGCG在不同質量摩爾濃度的KCl/NaCl/LiCl水溶液中的體積性質和粘度性質,并由此推導出包括表觀摩爾體積,極限偏摩爾體積,遷移偏摩爾體積等體積參數和粘度B系數,溶劑化數,溶質和溶劑的活化自由能等粘度參數,探討了EGCG在擬生命體液中的相互作用機理,為更好理解分子間的相互作用提供有價值的信息,為EGCG等藥物的篩選和臨床應用提供熱力學數據和參考指標。在第八章中,對本文所有的研究工作進行了總結,并對今后的植物提取物質量標準方面的研究提出展望和思路。
|